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召开“如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主题研讨会

发布者:传媒与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380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历史使命。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老师的创新能力,54日下午,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在传媒与设计学院会议室召开了“如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主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模式展开,目的是为了增加广大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吸引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创新教育中,将教学育人与科研育人协同并举。

会议由何心一主任主持,刘燕妮教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抓手。刘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参加的米兰设计周大赛的开展情况及参加比赛带给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收益。然后从学术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两大方面向老师们介绍了适合传媒与设计学院本科生参加的各种比赛,如互联网+、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对比赛背景、参赛专业详解、竞赛要求及奖项设置、时间节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刘教授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谈到了一下几点:

一、允许提问、鼓励质疑、让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时,正是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只简单地说一句:“不许插嘴”或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小绵羊”,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二、提倡对话,鼓励争辩,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发表和自由参与,大胆质疑,并展开激烈争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通过对话、争辩,让学生学会探索、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一些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争论中弄明白的问题,将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观察、思考、读课外书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样做会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宽容“错误”,提倡“求异”,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难免有错误,因此,教师应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的问题,乍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概否定,应当多加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刘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刘教授肯定了学院多年来在本科生创新思维方面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并要求老师们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近距离的与学生接触,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在竞赛的过程中还可以形成师生共创、共赢、共享。

本次研讨会不仅让老师们对于本专业学生目前可以参加的专业竞赛有充分的认识,还激发了老师们指导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及竞赛的热情,对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意义。